新冠肺炎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研究--节选
2020-03-12联合评级工商一部唐玉丽李彤范琴
截至2020年2月10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确诊病例达到40,235人,疑似病例达到23,589人,死亡909人;本次新冠肺炎致死人数已经超过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SARS死亡病例349例;新冠肺炎内地平均致死率约为2%,低于WHO报告给出的SARS内地致死率7%。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特点体现为传染性极强,涉及人口规模大,但致死率相对较低;尽管近几天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取得积极成效,治愈人数已明显超过病亡人数,疑似病例增速趋缓,但考虑到感染人数众多、人员复工逐步开始可能带来的传播扩散、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药等因素,疫情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对医药行业各细分子行业影响不尽相同。
一、对非疫情防控必需的医药企业的影响
对非疫情防控必需的制药企业来说,受企业复工时间、员工到岗时间、上下游企业生产恢复情况、销售推广受阻等因素影响,短期业绩受不利影响较大;长期看,考虑到疫情消除后可能采取的弥补措施、国家及民众对医疗投入的重视程度加强以及医药需求的刚性存在等因素,疫情对医药企业全年业绩影响可控。
考虑到本次疫情波及范围广、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等因素,对非疫情防控必需的制药企业来说,短期内,受企业复工时间、员工到岗时间,尤其是主要疫区员工到岗时间、上下游企业生产恢复情况、销售推广受阻等因素影响,无疑会对医药行业内多数企业1季度甚至2季度产品生产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长期看,考虑到疫情解除之后,生产陆续回归常态,各企业可能采取加班加点的措施弥补之前的生产损失、经此次疫情,国家可能进一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投入、民众健康意识增强促使疾病防患、治疗需求增加等因素,加之,从非典疫情的经验看,医疗需求作为刚性需求,疫情只会导致需求释放时间的滞后,对行业需求总量影响不大,预计对医药行业内企业全年业绩影响可控。
二、对疫情防控必需的医药企业的影响
1、制药行业
短期来看,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受治疗需求增加、民众采购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疫情治疗相关用药涉及的企业短期业绩可能大幅提升;但长期来看,相关药物大多数并非常规、常备用药,疫情一旦好转,相关积极影响的持续性不强。
截至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效药,所有治疗方法基本都是基于对症治疗。化药方面,目前治疗涉及药物主要包括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瑞德西韦、阿比朵尔、达芦那韦等;中药方面,主要涉及安宫牛黄丸、血必净、藿香正气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和优化,相关用药涉及的企业短期内业绩可能大幅提升。但长期来看,相关药品需求将随着疫情缓解逐渐下降,或者随着特效药的发现迅速下降,同时,大部分相关用药并非民众日常常规、常备用药,疫情对相关药品生产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不具有长期持续性。
表1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主要涉及药品和生产企业情况表
涉及药品名称 |
主要生产企业 |
Α-干扰素 |
特宝生物、中生股份、安科股份等 |
利巴韦林 |
上海医药、科伦药业等 |
糖皮质激素 |
海思科、仙琚药业、溢多利等 |
瑞德西韦 |
博腾股份(中间体生产) |
阿比朵尔 |
吴中药业、先声药业等 |
安宫牛黄丸 |
同仁堂、广誉远等 |
藿香正气水 |
太极集团、同仁堂、云南白药等 |
连花清瘟胶囊 |
以岭药业 |
血必净注射剂 |
红日药业 |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疫苗行业
短期来看,对本次疫情具有针对性的疫苗上市周期可能较长;但长期看,突发疫情有利于加强公众疫苗接种意识,激发行业内企业的研发动力,提升疫苗行业整体研发水平。
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徐文波表示,该中心已经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目前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全国乃至全球诸多研究机构也已经开始着手新冠病毒的研发。但是疫苗的研发基础建立在对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这往往耗时数年,需要经过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生产流通、推广等阶段。尽管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但从以往的其他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进度来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均已经有进入临床阶段的疫苗,但由于缺乏病例而处于搁置状态,推测此次新冠疫苗上市周期亦不会太短。
但即使疫情结束前疫苗没有研制成功,相关疫苗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储备疫苗,等到此类冠状病毒再次发作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弄清楚病毒的特征机制,对该病毒可能出现的突变进行预测,了解新病毒在人群中扩散时可能发生的基因组变异,对提升病毒检测灵敏度、预防此类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的疾病以及研发有针对性的药物都是有价值的。此外,疫情的出现激发了民众的预防意识,接种疫苗的意愿会有所提高。从长期看,有利于国家免疫规划扩容和战略物资的储备,同时对Hib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二类疫苗覆盖率的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丰富研发管线、创新能力强的相关品牌疫苗研制企业将受益。
节选自:经济管理文库